[採訪報導]48歲婦女半年減7公斤、血糖血脂恢復正常!第一名胃腸肝膽科醫師:做對8件事 健康瘦

文章轉載:商周良醫健康網

陳炳諴醫師 商周良醫健康網採訪1

(圖片來源:商周良醫健康網攝影:張家毓

「醫生,我的肚子怎麼愈來愈大,幫我做一下超音波,看看是不是有長東西。」一位48歲的女士滿臉憂愁地前來求助於我。

幫她做好超音波後,只有發現重度脂肪肝,沒有腹水,也沒有看到腫瘤。護理人員為她量了一下身高、體重、及腰圍,分別是157公分、66公斤及87公分。剛進來診間時的血壓是178/105 mmHg。休息了一會兒後,再為她量一次血壓,為158/95 mmHg。細問之下,原來她在2年前就發現有高血壓的問題,只短暫服藥過2個月,後來就沒有再繼續追蹤治療了。

接著,我為這位擔憂的女士,安排進一步抽血檢查,發現肝功能的確有異常,血糖值、總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也都偏高。
她發生了什麼事呢?這位女士其實得到的是,標準的文明病—「代謝症候群」,也就是所謂的「三高」。代謝症候群在台灣當今的社會非常普遍,相信大部份的人都知道。在台灣,有4成到5成的成年人有體重問題,肥胖幾乎隨處可見。肥胖又和台灣十大死因中的其中8項有關係。如果我們沒有處理好這位女士的三高,她未來將會面臨許多健康問題。
減重是她當前最好的建議,但是要如何減重呢?我想,大部分的人所得到的訊息會是「少吃多動」。但什麼樣的飲食結構,才符合我們的身體需要?至於運動,運動的好處多多,可以塑身、防癌、預防老人痴呆症、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。運動很重要,但減重若單靠運動,對大部分的人來說,效果並不理想。
過去40年來,多數的營養學專家一直建議我們要保持「低脂飲食」。從1970年代之後,我們一直謹守著,「少吃富含脂肪的食物,便可以降低熱量的攝取,和預防肥胖。」,以此為減重的金科玉律。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?
90年代,「低脂飲食」幾乎風靡了全世界。就在這個時候,美國展開了一項大型的研究—「低脂飲食」對於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影響(”Low-fat dietary pattern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.”)。這個研究是美國婦女健康研究計畫的一個區塊,它花費約7億美元,研究對象為美國各地5萬名停經婦女,隨機分配到低脂飲食組或一般飲食組。
比起一般組,低脂飲食組的婦女得到比較多的教育課程,也增加了蔬果及穀物的攝取量。這個研究耗時8年,結果出爐,低脂飲食組只比一般組,多減了0.45公斤的體重,而其他如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及癌症等,比例都未降低。從這個大型的實驗來看,低脂飲食會為我們帶來的好處,似乎遠比想像的少。這篇重要的文章於2006年,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《JAMA》上,引起當時營養學一大震撼。
震撼並沒有結束。在差不多同時期,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調查了12萬名美國人,這些人一開始都沒有肥胖、沒有慢性病,連續4年的時間去觀察這些人,在飲食中的特定食品改變時,體重會有什麼樣的變化。結果出爐,最會導致人們體重上升的是馬鈴薯製品、含糖分飲料和精製類澱粉等等。相反的,堅果、全脂牛奶等高油脂食品,反而和體重減少有關。這篇精彩的研究,收錄於2011年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《NEJM》。
在2005年到2007年之間,以色列的學者進行了一項飲食的研究,他們將322個BMI較高的人分成3組,分別食用A組:美國心臟醫學會建議的飲食(低脂飲食:30% of calories from fat),B組:地中海飲食法(中脂飲食:35% of calories from fat),C組:阿金飲食法(高脂:油脂沒有上限)。
經過兩年後,體重減輕多寡依次是C組(高油脂)、B組(中油脂)、及A組(低油脂)。這些研究的結果在統計學上是有顯著差異的。此外,在這些高油脂飲食組的抽血檢測中,其三酸甘油脂、高密度脂蛋白及血糖方面,都有較良好的改善。研究結果告訴我們,吃油比較多且吃糖比較少的人,居然勝出了。這個研究發表於2011年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《NEJM》。
西班牙研究學者在2013年發表了「地中海式飲食預防醫學研究(PREDIMED, Prevention with Mediterranean Diet)」。研究人員隨機把受試者分為3組:第一組受試者遵循地中海式飲食方式並額外提供混合堅果;第二組受試者同樣遵循地中海式飲食方式,但額外提供特級初榨橄欖油;第三組則接受一般減重指導,吃的是與地中海式飲食一致的蔬菜、肉類與乳製品,但不能用橄欖油煮食,也不能吃堅果。
顯然的,前面這兩組所食用的油脂遠大於第三組。這個實驗被提前中止,原因是因為,第一和二組的飲食方式,對於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效果遠優於低油脂組(降低30%),基於人道考量,實驗提前中止,建議所有人都進行富含油脂的地中海飲食。而且後續觀察也發現,採用地中海式飲食方式的受試者,在許多廣為接受的認知功能測驗上,表現都比低油脂組好。

陳炳諴醫師接受商周良醫健康網採訪2

(圖片來源:商周良醫健康網攝影:張家毓

這些研究一直在暗示著我們,「低醣高脂的飲食,似乎對於體重的控制有著比較好的效果。」然而,在2018年,也就是今年,美國史丹佛大學做了項研究,他們找了609人,分成兩組,分別給予健康低醣飲食,及健康低脂飲食。追蹤了12個月後,兩組體重下降分別是6.0公斤與5.3公斤。

這樣的差異,在統計學上並無意義,因此他們所下的結論是,健康低醣和健康低脂飲食,對於體重減輕,並無明顯差異(這篇文章收錄於2018年美國醫學雜誌《JAMA》)。但是值得一提的是,這篇文章的實驗方法很特別,和大家直觀的看法或許不一樣。實驗一開始的8週,低醣組的醣分攝取的確很低,低脂組油脂攝取的也很低;但低醣組,在後來的幾週,慢慢容許了醣分的攝取,而油脂的攝取量卻慢慢減少。低脂組,油脂的攝取量,卻慢慢增加,醣分的攝取量,卻慢慢減少。就以一個實驗的精神來看,低醣組後來加醣,低脂組後來加脂,真的是讓人匪夷所思。

從這些研究,我們可以看出來,低醣高油脂對於健康是有比較多好處的,包括可以減重、改善三酸甘油脂、高密度脂蛋白及血糖,甚至還可以降低心血管死亡率、降低失智的發生。有些研究還發現地中海飲食,甚至可以預防癌症的發生。

對很多人而言,食用油脂是一件相當可怕的事,他們會認為,吃油脂會馬上囤積在體內,馬上變肥。至於精緻類澱粉(白米飯、白麵條、麵包、及白馬鈴薯等等)和糖類,反而被認為和肥胖關係性比較不大。但實際上,種種的證據都告訴我們,精緻醣類才是變胖的主因。當我們吃下大量精緻醣類製品後,我們的血糖會迅速升高;當血糖一旦升高,胰島素(Insulin)就會很快跟進,被大量分泌;接著,胰島素會將血液中的養份,帶到脂肪組織儲存,增加脂肪的含量,肥胖就此而來。

也因為養份被脂肪組織吸收了,血液中的養份反而減少,我們會更容易產生飢餓的感覺,迫使我們會更想吃東西。吃了精緻類醣分製品後,在短暫的滿足後,又會陷入飢餓,並且每一次攝取醣分都是在餵飽脂肪組織,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,肥胖就應運而生了。若是改變我們飲食的結構,將熱量來源改變成以油脂或蛋白質為主,那麼胰島素分泌就不會如此高昂。

相反的,在這樣的情況下,反而會有升醣激素(Glucagon)的分泌,來促進脂肪分解以合成醣分,提高血液的含醣量;在這同時,脂肪組織藉著需要提供能量,身體脂肪因此就被消耗掉了。此外,脂肪被分解的過程中,會有酮體的產生,也會進一步抑制食慾,肥胖的惡性循環會被打破。
對於代謝症候群,我們重要的工作是,減少身體的脂肪組織,降低體重。

陳炳諴醫師接受商周良醫健康網採訪3

(圖片來源:商周良醫健康網攝影:張家毓

因此我們對這位女士的建議是:

1.餐前或餐後的運動,可以增加肌肉對養分的吸收力。養分被肌肉大量吸收後,相對的,脂肪組織得到的養分就會減少。運動方面可以是有氧運動,可以是重訓,也可以是高強度間歇循環訓練。最好能夠天天持續。

2.用餐之前喝500C.C.的白開水。
3.吃飯的順序為,先吃蛋白質食物(肉類和蛋類等),再吃蔬果類,最後才吃醣類食品(飯和麵等等)。
4.戒掉精製類澱粉和含糖食物,這些是會快速升高胰島素的食物。改為全穀類食物(如糙米、五穀米等),也會建議醣類食品,整體量要下修。
5.可以增加油脂及蛋白質攝取量,但要避免高溫烹調的方式,盡量以涼拌的方式來處理食物。
6.如果飢餓的時候,可以補充高纖的蔬果,富含油脂的堅果或蛋白質食物(如蛋、雞胸肉、魚肉等等)來增加飽足感。
7.盡量避免食用到含糖飲料或食品,如全糖珍珠奶茶或精緻蛋糕等等。也要避免高鹽的食物。
8.睡飽7個小時。
我們為這位女士開立了高血壓藥,希望她定時服用,也能有記錄血壓的習慣。衛教師幫她做好了衛教,也定期關心她的高血壓藥物服用狀況、飲食,運動及生活習慣的調整等。
六個月後,她的體重下降了7.2公斤,腰圍少了8公分。血液檢驗中,肝腎功能都正常,血糖和血脂也都回到正常範圍內。她很開心,因為過程中,她不需要極度的挨餓,可以享受高纖蔬果、各種肉類食物、油脂類食品和全穀類食物。現在,她只需要低劑量的降血壓藥,就可以維持很好的血壓狀況,整個人精神和體態也改善許多。原本的大肚子,也慢慢變小。
正確的處理方式是很重要的!如果我們要在短期內看到減重效果,低熱量飲食的確會最容易看到效果。但這樣的過程,難以持久,而且就算持續低熱量飲食,也會讓身體基礎代謝率下降。適度的增加脂肪和蛋白質食物的攝取,可以讓我們有比較多的飽足感,也比較不會有代謝率下降的問題。再加上運動量的增加,減重變得不再困難。像這樣的案例,其實非常普遍,本文提供的方法應用在臨床上,成效相當好,也希望可以幫助多數現代人解決大肚子的問題。

 

免費健康檢查優惠中,歡迎來電(06)303-9028洽詢台南腸胃專科-成美診所

Categories: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