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:成美診所 陳美華衛教師、陳炳諴醫師
糖尿病的診斷
正常情況下,身體會將葡萄糖,作為身體的燃料。胰島素是由胰臟製造的一種荷爾蒙,它可以幫助葡萄糖進入細胞內,提供熱能。糖尿病人因為胰臟不能製造足夠的胰島素,葡萄糖無法充分進入細胞內,血糖濃度就會升高,形成糖尿病。當測空腹血糖濃度兩次超過126 mg/dl或任何時間的血糖濃度 (無論空腹與否的隨機血糖)是200 mg/dl或以上,同時合併出現糖尿病典型症狀(包括多喝、多尿、多吃體重減輕等症狀),則可診斷為糖尿病。
圖片來源:台南市腸胃診所 – 成美診所
依據美國糖尿病臨床治療指引之糖尿病診斷標準:
1.糖化血色素(A1C)≧6.5%
2.空腹血漿血糖≧126 mg/dl
3.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小時血漿血糖≧200 mg/dl
4.典型的高血糖症狀或高血糖危象且隨機血漿血糖≧200 mg/dl
*以上4項,只要符合其中一項即可,但前3項標準必須要重複驗證。
圖片來源:台南腸胃診所 – 成美診所
糖尿病發生的原因
第二型糖尿病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,常見的危險因子包括肥胖、飲食不當、情緒壓力、懷孕(婦女在懷孕時有妊娠糖尿病或產下出生體重大於四公斤的嬰兒)等等。由於多發生在中老年,常被解讀為”後天造成”,然而事實上遺傳基因是相當重要的危險因子,但真正引發的原因還是長期生活習慣不良所致。糖尿病不是傳染病,不會傳染給別人,也不會受別人的感染。近來由於全球肥胖盛行率逐年攀升,第二型糖尿病已有明顯年輕化的趨勢,你我都該重視如何降低危險因子,透過篩檢來找出高危險群或無症狀的病人,早期預防,早期治療。
糖尿病的症狀
發病初期,多數的病人是沒有症狀,除非做健康檢查,否則不容易發現。若沒有控制好,病情會隨時加重,血糖可能逐漸升高,則會有三多─(吃多、喝多、尿多)體重減輕、容易疲倦、皮膚搔癢、傷口不易癒合、視力模糊、容易泌尿道感染等症狀出現。
糖尿病引起之慢性併發症
糖尿病如長期未加以妥善治療、控制,大多數會發生慢性併發症
1.眼睛病變─視網膜血管病變、黃斑部水腫、白內障、青光眼比率增加。
2.心血管病變─血管硬化、心絞痛、心肌梗塞。
3.腎臟病變─蛋白尿、高血壓、水腫、泌尿道感染、腎功能減退,甚至引起尿毒症。
4.神經病變─常發生於下肢,初期酸麻、刺痛繼而對冷熱感覺遲鈍,故受傷機會增加,傷口不易癒合,因此常併發細菌感染致截肢大增。
5.全身感染─糖尿病患者皮膚抵抗力差,容易發生局部感染,常見於頸部、腋下、鼠蹊部及足部等部位,尤其足部感染因血液循環障礙不易癒合,常發生潰瘍、壞沮之現象。
如何控制糖尿病
糖尿病治療初期以飲食控制,適度運動保持正常體重為主,血糖如無法控制,才考慮藥物治療。用口服糖尿病藥物,若控制不好,才考慮胰島素注射。
飲食:
●均衡飲食,每天適量的攝取六大類食物,即全穀根莖類(主食類)、蛋豆魚 肉類、奶類、蔬菜類、水果類和油脂類。飲食按照計劃份量進食,不可任意增減,避免肥胖,維持理想且合適的體重。
●少喝含糖飲料、酒類,忌辛辣;戒煙忌嗜酒。
●避免額外食用含澱粉高的點心,含澱粉質高的食物及中西式點心均應按 計劃的份量食用,不可隨意吃,以免過量吸取。
●少吃油炸食物及甜食,多吃纖維量多的食物(如蔬菜,水果)。
●低油烹調:多採用清蒸、水煮、涼拌、烤、燒等方式。
運動:
依自己的體力選擇運動項目,以每周至少運動5次,每次盡量達到有30 分鐘的中強度體能運動,除有助於控制血糖外,也可減少其他疾病。肥胖會帶來許多健康上的問題,改善肥胖現象對糖尿病患者益發重要,維持理想體重可減少併發症及其他疾病。
糖尿病的控制有賴於飲食、運動、藥物(口服抗糖尿病藥或胰島素)及血糖監測等的配合,並與醫師、護理師等共同討論執行策略以達到控制的目標。